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面与楼面工程质量预控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无支撑水泥搅拌桩分项工程监理
预应力管桩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监理细
桩的现场预制监理实施细则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审核主要
泰东河疏浚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总图设计专业对控制工程造价的
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探
工程项目管理为什么要推行项目
如何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
浅析信息时代的企业ISO27001信
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
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
总承包业务开展多年而规模仍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 >> 正文
关于工程施工企业用人机制问题的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25 9:54:57
改革还不到位,政、事、企没有真正分开,还有千丝万缕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施工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些社会包袱完全甩给社会,致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还要比私有企业的管理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家和黄河内部从某种程度上是限制了经营管理者的用人自主权。另外,由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产生不符合市场规范,又由于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经营业绩考评制度,加上企业职工作为原来的事业单位职工这一特殊性,使企业职工和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以官员的标准来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重重制约下尽心竭力把企业搞好了是应该的,而个人却得不到实质的好处,个人的实际收益与劳动力价值、实际付出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势必挫伤某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五、施工企业职工作为企业主人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企业职工在行使主人翁权力和义务时存在盲目性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由施工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系统内的施工企业都是按照计划体制组织起来的,人员身份和管理完全和治黄岗位上的职工一样,企业职工乃至整个企业完全依附于上级主管部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使等企业职工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依赖习性。另外,由于管理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由上级有关部门指派或推荐的,是计划体制的产物,所以他们往往还是以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方式来用人和组织企业的经济活动,即使是企业改制了,但用人的机制没有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企业职工还是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好干坏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还是像改制前那样,职工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具体,他们不知道在,但用人的机制没有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企业职工还是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好干坏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还是像改制前那样,职工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具体,他们不知道在企业中自己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有什么具体权利,有什么具体利益。虽然说企业职工

  工是施工企业的主人,但他们不知道主人的地位在哪里,主人都管了哪些事,该作什么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的职工在主观意识上虽然从宏观上知道自己所在企业的市场压力很大,也会担心企业亏损个人收入会降低,企业效益不好自己有可能会下岗,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压力到底有多大。他们也不知道采取什么具体方式来帮助企业缓解市场的压力。所以,普通职工的压力是无形的,即使想为企业分解点市场压力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有时候即使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但都是盲目的。

  要切实搞好施工企业管理,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用人机制。施工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关键要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怎么选用经营管理者的问题;二是经营管理者如何解决企业内部职工的用人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去努力:

  1、加快企业家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彻底从企业官员中解脱出来

  要有意识花大力气地培养一批懂经济,懂管理,事业心强,道德高尚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建立职业企业家人才库,为施工企业选择经营管理者提供必要人才资源储备。在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时,要克服视野狭窄,渠道单一弊端,敝开大门,打破行业、区域限制,公开向社会招聘,实行公平竞争,任人唯贤,择优聘用。要建立一套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拔制度,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特别要注意把选拔企业管理者和选拔公务员的标准区别开来,避免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来选拔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选拔后合适的管理者必须与有关部门签订经营合同后再正式上岗。上岗后,在任期内上级主管部门不得任意调动,不得随意免职。

  2、尽快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经营业绩评价标准。应由权威部门或专门机构对施工企业资产进行权威的评估,并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负债情况、社会负担、地域条件等客观条件,科学确定施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幅度,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施工企业经营目标,使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管理者的任期、权力、责任、利益。考核评价标准必须立足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技术设备条件、职工素质、业绩结构、负债情况等诸多因素。要以地区和行业以及企业的原始经营业绩为参照系。要把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去,增加施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公正性。实行企业管理者经营风险责任制制度,让企业家真正担负起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责任。

  3、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分配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任何社会群体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调动积极性最直接的驱动力。在施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一是实行经营管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